Menu
Nutrition
Fitness
Medical
Well-Being
Infographics
INSPIRATION
Hong Kong Health&Wellness Awards
Quotes
NEWS

健康知識│天氣熱狂吃冰恐引發腸胃疾病! 健康吃冰「4不2要」原則

20th September, 2022| In Medical

冰棒、刨冰等各類冰品,常常肆無忌憚的大量吃下肚嗎?要小心,隨意吃冰不僅使你變胖,身體不適的感覺也會跟著來!以下有「4不2要」6個原則供參考。

1、冰棒、冰品不亂選

根據調查,消費者最愛冰品依序排名為冰淇淋、霜淇淋、刨冰、雪花冰、冰棒。若不加其他配料,冰淇淋一球的熱量約180大卡;霜淇淋約150大卡;刨冰約220-570大卡;冰棒100-200大卡;雪花冰則因質地為牛奶,約1公克即1大卡,也就是說吃一碗熱量就高達600大卡。

就怕熱量爆棚,不少人會選擇吃刨冰消暑,不過隨著配料越來越多元,不少人就可能一吃,又吸收了過多熱量,因此建議可搭配水果,或在購買市售冰品前多留意包裝上的營養標示,控制熱量。也可以選擇荔枝、黑糖、桂花等溫熱性食材做成的冰,不僅能消暑,也不怕過涼、甜份過高,影響身體健康。


▲冰棒上若還有花生、餅乾等其他配料恐吸收過多熱量,因此在購買前需注意營養標示。

2、 運動後不吃冰

剛運動完身體溫度升高血液循環快,毛孔擴張大量發汗,若沒有先休息就馬上吃冰,會出現頭部陣痛的狀況。大部分醫學專家認為,這也可能是因為上顎連結至腦部的神經節受到刺激,才會使血管急速收縮,又因有大量血液需通過,身體溫度偏高,才使血管又急速擴張造成頭痛。除此之外,也會引發腸胃疾病、貧血,咳嗽、胸悶情形也跟著加重。

3、空腹時不吃冰

人體正常溫度約為35-36度,雖然有些人愛吃冰,吃冰也有足夠熱量能獲得飽足感,但千萬不要把冰淇淋、霜淇淋等當正餐,在空腹時突然吃冰,會因為與體溫相差過大,刺激胃腸道,影響腸胃蠕動,可能會導致腹瀉、痙攣性疼痛等;若經常空腹吃冰,也會使內臟器官功能受損。若要飯後吃冰,至少需間隔1小時,避免短時間冷熱刺激腸胃。

4、經期不吃冰

中醫界認為吃冰,容易使氣血積在體內,降低身體循環速度、影響消化系統。女性經期來時,也最忌諱吃冰。吃冰會影響女性經絡系統,使白帶偏多、子宮收縮、經痛及經血難以排除等問題。經期前若吃冰,也會導致子宮內膜血管收縮,導致月經量減少,甚至閉經或增加經痛。


5、吃冰要先吃料

吃冰時別吃太快,最好先吃配料,讓冰稍微融化一點再下肚,降低對腸胃的刺激。放入嘴時也不要一口就下肚,可以先含在嘴巴前端,特別是在嘴唇的部位,等冰溶化,感覺不太冰再吞下,以免刺激呼吸道。配料也可以選擇新鮮水果、仙草、愛玉等低熱量食材,不僅能消暑也能綜合冰品過甜導致生痰的問題。


▲吃冰時可以先吃水果等其他配料,讓冰稍微融化再吃,以降低冰品對腸胃的刺激。


6、冰品要下午吃

人體體內溫度在清晨時最低,中午後達高峰,因此有醫師指出若經整晚空腹,8-9點起床就吃冰,恐會破壞腸胃消化系統,降低身體代謝;最好吃冰的時間為早上11點至下午3點,中醫界認為是陽氣最盛的時候,不過也需注意吃飯時間。飯前、飯後1小時內應避免吃冰,以免消化不良。




資訊參考來源: hello、Prevention、top1health

Back

最新文章

醫生專訪|一些飯後習慣隨時弄巧反拙引致胃酸倒流?上班族工作壓力大成主要誘因

不少人都有其獨特的飯後習慣,例如在進食油膩食物後喝茶以助解膩、飯後吃生果幫助消化等,但其實這些習慣有機會「壞胃」,例如飲用大量或太濃的茶會對胃部造成一定傷害。腸胃肝臟...
1st October, 2023 | In Medical

要活就要動,「最長壽運動」前5名出爐!

想要擁有健康長壽的生活嗎?丹麥一份研究在進行長達25年的追蹤調查後,列出「最能延長壽命」的運動,其中一項竟可延長近10年壽命。想增進健康、延年益壽嗎?不妨開始執行吧。丹麥一項研究針對逾8...
28th September, 2023 | In Fitness

健康知識|這款比肉包、奶皇包熱量還高!包子熱量排行榜出爐

包子是許多人的最愛,尤其中式早餐,經常是一個包子配上一杯豆漿;甚至港式餐廳的包子點心也不少,叉燒包、奶皇包小小一顆,一次可能吞下好幾顆。但是你知道嗎?包子的熱量可不低...
28th September, 2023 | In Nutrition / Infographics / Nutrition

健康知識|碌柚怎麼挑才甜?想要好吃,這過程不能免

每到中秋佳節,家庭必備的應景食物便是月餅及碌柚了!但碌柚品種多,光看外表要如何挑選出果肉香甜多汁的極品呢?且碌柚到底該如何保存?中秋佳節將至,中秋節有著吃碌柚的習俗,台灣碌柚的產季在8月至9月...
27th September, 2023 | In Nutrition / Infographics / Nutrition

健康知識|菇類應列為每日攝取物!常見4種菇營養及挑選重點

要健康就要吃蔬菜!但很多人以為只有綠色蔬菜才是菜,其實菇類也屬於蔬菜的一種,同樣具有低卡高纖維的特性,可幫助腸道健康,又可增強免疫力。但到底新鮮的菇類有什麼特性?挑選...
27th September, 2023 | In Nutrition / Infographics / Nutrition

消委會|真人測試15款枕頭,「這7款」獲評高分推薦!

想擁有一夜好眠,一顆舒適的枕頭絕對是關鍵,不合適的枕頭不只讓人睡不好,還容易造成瞓捩頸,影響整天精神。消委會針對市售15款枕頭進行真人實測,從承托力、耐用度、舒適度進行評分...
27th September, 2023 | In Medical

香港好去處2023|全港最新室內、室外好去處 生日打卡美食推介

週末時要去哪消遣好?以下推介全港的室內、室外好去處,讓你與朋友一起散散心,吃美食打卡或盡情放電探險!港島區香港好去處 2023 1.Jello & Mel...
26th September, 2023 | In INSPIRATION

食譜|坐月想吃甜食?12道甜品滿足你口腹之慾!

歷經漫長的孕程與辛苦產程,媽媽總算能在坐月期間好好休養調理。一般人對坐月飲食的標準較嚴苛,禁忌也多,但其實坐月期間一樣能放心享用甜品,用12道食譜陪你一起坐月吧。坐月...
26th September, 2023 | In Nutrition

健康知識|長期喝礦泉水影響健康?飲用前留意6要點!

礦泉水容易購入、方便飲用與補水,是許多人外出時的飲水選擇,不過購買礦泉水時不僅應留意標示說明,飲用時也有幾點注意事項,以下為你整理說明。【飲用礦泉水要點1】留意水源、水源地購買時...
26th September, 2023 | In Nutrition / Infographics / Nutrition

健康知識|燕麥奶、杏仁奶、豆奶、米奶、椰奶等植物奶,你比較適合哪一種?素奶及牛奶的營養成分列表

燕麥奶、杏仁奶、豆奶、米奶、椰奶等植物奶,近年成為早餐主角,或是配搭咖啡一同做成Latte,蔚為風潮,甚至開始取代牛奶。究竟堅果奶、豆奶、米奶或椰奶等素奶,含有什麼不同的營養成份...
26th September, 2023 | In Nutrition / Infographics / Nutrition

Everwellth Newsletter

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