受疫情影響,口罩已成為日常生活常態,受影響而要接受聽力測試的個案數量有否上升?每月有大約200人到眼鏡88聽力中心接受聽力檢查。我們需要戴口罩的時間已有2年,很多個案是子女或家人帶長者到中心來做聽力檢查,因為察覺是戴口罩後,長者聽力反應慢了,或需要重覆說話的次數變多。眼鏡88高級聽力學家歐瑞儀表示:「在聽力檢查中,表示自己因外出時,戴上口罩聽得不清楚的人數也變多,因此察覺戴口罩對長者聽力有一定的影響。」
聽力損失下降會導致什麼問題?
因為口罩遮蓋面部,使長者無法看到對方的口形及面部表情,他們難以再靠觀察面部表情去猜內容。口罩的厚薄也會有影響,口罩會遮擋某些音頻、高音,所以長者聽力會沒這麼清晰。聽力較正常的人,不會太察覺這個問題,但有聽力問題的長者則會有較明顯的影響。

聽力損失安全問題
聽力損失或下降或會引致安全問題,例如:外出對周遭的聲音不太敏感,未必會察覺汽車在身邊駛過。有很多文獻提及,長久聽力損失或會引致腦退化或認知障礙,因為腦部長期缺乏聲音刺激,使人反應緩慢,長遠或會構成老腦退化問題。在溝通方面,如在家庭聚會中,長者長期未能聽到身邊人的對話,會對長者情緒有影響,甚至導致抑鬱。此外,與家人溝通時,會經常聽不到或聽錯對方的說話,因而產生誤會,影響家庭和諧。
最理想的控制聽力方案?聽力測試?
聽力專家表示:「首先可以先接受聽力測試,如確定聽力退化的成因,是由身體聽力退化引起,最有效是使用助聽器補償缺少的聲音,用以接收聲音的聽覺系統,聲音會經過聽神經到大腦。如有聽力損失,接收到的聲音會減少,而長期缺乏聲音的刺激,會使聽覺系統退化。」
挑選助聽器要點
首先應接受聽力檢查,了解聽力損失的程度,知道哪部份的中音或高音部分有損失,助聽器會提供足夠的補償。
助聽器款式
助聽器有不同款式
助聽器有不同款式:例如傳統版及微型掛耳式助聽器。助聽器最主要由3個零件組成:咪(mic)、擴音器(amplifier)及喇叭,機身越大,喇叭會越大。如聽力損失較嚴重,要選擇較大功率的助聽器,而機身會相對比較大。如果及早驗配助聽器,會有較多款式選擇,包括微型掛耳掛式,機身較小,隱藏於耳後,較不顯眼,甚至可以揀選耳內式。
眼鏡88聽覺護理中心優勝之處
眼鏡88其中一個優勝之處便是分店網絡,將會有9間分店,為大家提供服務。同時,眼鏡88的員工接受了專業培訓,為大家提供專業服務。
除了提供專業的驗配服務,眼鏡88可以用助聽器,在驗耳後,可以當場試戴助聽器,體驗試戴效果。
試戴助聽器
助聽器可以帶回家試戴7日,確切嘗試於生活場景中佩戴助聽器的感受,用家便會知道自己是否喜歡佩戴助聽器,是否可以滿足生活需求。
而聽力正常的人士,一起床便會接收世界所產生的聲音,例如電視聲音、水喉的流水聲,但有聽力損失的人,對於他們來說,家中環境是非常安靜,而外面環境較為嘈吵。所以,我們會建議在家中較為安靜的環境先戴上助聽器,再到較嘈吵的地方,用家至少出街前半小時先配戴及日常在家中看電視時,和家人溝通戴上助聽器,會較容易適應。
助聽器可以帶回家試戴7日
助聽器如何有效延緩聽力下降?
整個聽覺系統包括三部份:耳朵、聽神經及大腦,處理接收的聲音。如果整個聽覺系統沒有接收到聲音,有可能會導致腦退化,如我們經常所說的,長期沒有聽到聲音就會變愚蠢,像其他器官一樣,長期沒有使用的話,沒有收到外來的刺激,會慢慢失去原來的功能,所以,建議有需要的人士佩戴助聽器,給予聽覺系統適當的刺激,可以延緩聽力下降問題。
老人佩戴助聽器時的注意事項
老人家佩戴助聽器需要適應過程,都是循序漸進,在較安靜的環境佩戴,學習並習慣開始聽室內環境會聽到的聲音,例如:揭報紙的聲音,有些聽力損失嚴重的長者甚至會忘記咀嚼時產生的聲音,所以更需要在安靜的地方習慣接收聲音。
此外,最為理想是長者在一整天及於室內室外都佩戴助聽器,如只是在外出的時候戴上,長者或會覺得嘈吵,適應會較辛苦。聽力專家建議長者佩戴充電式助聽器,其電池較小,對於手指不太靈敏的長者處理換電池的過程會比較困難。(助聽器電池通常一個星期,要更換一次,近幾年鋰電池發展較成熟,推出更多充電式助聽器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