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enu
Nutrition
Fitness
Medical
Well-Being
Infographics
INSPIRATION
Hong Kong Health&Wellness Awards
Quotes
NEWS

【醫療保健】你不是水喝太多!女性尿頻可能與子宮問題有關

23rd September, 2021| In Medical

為何女廁總是大排長龍?女性因為先天條件及生產等因素,導致尿頻問題較常見,而其中有些尿頻問題,還與女性特有的器官―子宮產生病變,有很大的關係。

女性先天條件較易導致尿頻
出門在外,找廁所較麻煩,如果又遇到有尿頻問題,那真是雪上加霜!有些人乾脆拒絕朋友的邀約,導致個人生活及社交受影響;也有些人以減少喝水的方式來預防,但症狀卻也不見得能獲得改善,甚至還可能因此引發其他健康上的問題。

根據國際尿失禁協會定義的標準,所謂的尿頻指的是白天解尿8次以上,以及夜尿超過1次。儘管有具體的尿頻定義,但其實只要病患自覺解尿的次數過多,已經造成日常生活的不便,就可以算是尿頻。而其中,女性尿頻問題似乎比起男性來得嚴重〈老年男性除外,可因前列腺肥大造成尿頻〉,原因在於女性的尿道較男性短,容易因為泌尿道感染導致尿頻;還有生產本身也會造成骨盆肌肉鬆弛、膀胱移位,出現尿頻症狀。以下概說造成女性尿頻的5個常見原因,當中兩個與子宮有關。

造成女性尿頻的5個常見原因

1.與飲食有關
許多人會將水、飲料等流質物料喝太多,與尿頻畫成等號。也確實有些人的排尿次數過多,是因為短時間喝了過多的水,或常喝利尿類的飲品有關,譬如:茶、咖啡及碳酸飲料等都含有咖啡因,而咖啡因易使膀胱的逼尿肌〈為膀胱內壁上的平滑肌,當舒張時用來儲存尿液,收縮時則排出尿液〉產生興奮、收縮,因而加重尿頻症狀。

除此之外,酒精也屬於利尿的飲品,同時還會產生尿酸、降低維他命B的吸收,影響神經功能,使得膀胱更不穩定,無法抑制膀胱收縮因而導致尿頻。而香煙中的尼古丁也會刺激膀胱收縮,因此,如果本身有尿頻問題,更應降低這些食物的攝取量。



2.膀胱過動症
美國有超過16%的人罹患膀胱過動症;台灣則有將近18%的人罹患此症,可見是非常常見的疾病之一。根據全球統計資料也顯示,全球有超過5千萬人罹患膀胱過動症,而40萬香港人也深受此病困擾,且隨著年齡增長,罹病率就越高。

當出現尿頻、夜尿、急尿或急迫性尿失禁〈因為突如其來的尿急,而出現尿失禁的狀況〉,且沒有其他如:泌尿道感染或神經、子宮病變等等問題,就要懷疑可能是膀胱過動症所引起。膀胱過動症與心理、情緒因素有關,當病患面臨壓力或感到緊張時,甚至連聽到流水聲或看到廁所,都會不自覺產生尿意。且尿意來時可能忍都忍不住,對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,因而會減少外出。因此,膀胱過動症的患者罹患抑鬱症的比例,也比正常人高出五成,同時多數病患也常引發皮膚及泌尿道感染。

3.膀胱炎
女性因為尿道與肛門距離很近,所以容易遭受來自肛門的細菌感染。當細菌從尿道口侵入膀胱,造成膀胱紅腫熱痛等發炎症狀時,即為膀胱炎。感染時會出現尿頻、急尿、排尿灼熱感等。

4.子宮肌瘤
子宮肌瘤為子宮內長出的肉瘤,是婦科門診中常見的良性腫瘤,依照美國統計資料,40歲以上婦女罹患子宮肌瘤者超過7成,發生率相當高。不過好消息是,子宮肌瘤多數為良性,演變成惡性的機率較低,且以更年期婦女最為常見,約占罹患者的4-5成。

雖然子宮肌瘤多半為良性及無症狀,所以有些女性終其一生皆不曾發現。但當子宮肌瘤變得太大〈超過5cm以上〉,並壓迫到膀胱時,則可能會導致尿頻、排尿困難、出血、腹痛等症狀。且當月經來時、子宮充血,會使得尿頻更加嚴重,這時就必須考慮是否應針對子宮肌瘤做處置。



5.子宮脫垂
女性可能因為生育、肥胖、年紀或從事勞動工作,而使得子宮從骨盆腔底部下垂到陰道洞口,有的女性甚至可在陰道口摸到不正常的凸出物,此即為子宮脫垂。造成子宮脫垂有很大一部分原因,與女性生產、產後復原狀況不佳或組織老化有關,且生產次數愈多,發生率就愈高。自然產兩胎以上,發生率為10-20%,而因此造成尿失禁的比例也高達20-50%,因此,子宮脫垂常導致患者的生活品質嚴重下降。

子宮脫垂常會引發尿頻、尿失禁、下腹痛、腹下墜感、腰痠背痛等症狀。治療上可依照病況的嚴重程度,進行包括行為、肌肉訓練、藥物及手術等不同療法。

從日常生活改善尿頻
若發現自己有尿頻問題,建議可以先從日常生活改變開始。原則上白天不要限制水分的攝取,因為水分攝取不足會影響身體代謝及組織、器官的運作,但若擔心夜尿,則睡前2-3小時盡量不喝水;同時應限制咖啡因等利尿飲品的攝取量,以及不抽煙及喝酒;另外,生活作息要正常、適時紓壓、減重及多運動,而水果可盡量擺在白天吃,尤其是寒性水果,其水分含量較高,晚上食用易增加夜尿的次數。

有助改善尿頻的營養素:
1.多攝取高纖維食物,如蔬菜、水果、全穀類等,可避免便秘,有助改善膀胱過動症。
2.多攝取含維他命B的食物,如奶蛋類、綠色蔬菜等,可強化膀胱功能。
3.多吃維他命C含量豐富的蔬果,如番石榴、木瓜等,有助合成膠原蛋白,幫助組織修復。



另外,因為膀胱、陰道及子宮等三個骨盆腔器官,都是由骨盆底肌肉群所支撐,所以平時還應該多做提肛及骨盆底肌肉運動,來幫助強化骨盆底肌肉群,對於膀胱過動症、尿失禁、子宮脫垂、陰道鬆弛等問題,可達到預防及改善效果。當中凱格爾運動就能強化骨盆底肌肉群。

凱格爾運動進行方式如下:
1.不論坐著、躺著、站著、趴著皆可進行。做類似解小便時中途憋住的動作,記得除了骨盆底肌肉群外,腹部、臀部、大腿皆不可用力。
2.持續收縮10秒,再放鬆10秒,並重複做10次,盡量每天做、隨時做。

子宮問題造成的頻尿問題如何解?
針對子宮肌瘤與子宮脫垂引起的尿頻問題,可考慮的治療方式如下:

  • 子宮肌瘤的治療:
如果肌瘤小於5cm以下,同時疼痛、出血或尿頻症狀不嚴重,一般會建議定期追蹤檢查即可。但若症狀已嚴重影響到病患的日常生活,則可採用藥物、手術等治療方式。不過藥物主要是減緩出血、疼痛,及讓肌瘤縮小為主,但只能服用3-4個月,屬於暫時性的,且停藥後可能會再復發。

而手術治療可分傳統與腹腔鏡。肌瘤較大適合傳統剖腹手術;肌瘤較小且位置較好操作,則可以採取恢復較快的腹腔鏡手術。



  • 子宮脫垂的治療
輕微子宮脫垂可採用行為療法、凱格爾運動、局部藥物治療及使用子宮托;而中重度患者則須手術治療。
行為療法:避免長時間深蹲及負重,並適度減重及改善慢性咳嗽。
藥物治療:陰道內荷爾蒙療法及局部塗抹玻尿酸,讓老化組織再生、增加彈性。
子宮托:一種可自行裝置在陰道內的乳膠支撐物,用來支撐骨盆底器官,唯必須每天拿出清洗。
目前手術治療方式,可分為自體組織重建以及人造材料的強化組織重建。若必須進行手術治療,則必須在術前與醫生充分討論優劣點,


資訊參考來源:storm、edh、kln.mohw、ntuh


Back

最新文章

醫生專訪|一些飯後習慣隨時弄巧反拙引致胃酸倒流?上班族工作壓力大成主要誘因

不少人都有其獨特的飯後習慣,例如在進食油膩食物後喝茶以助解膩、飯後吃生果幫助消化等,但其實這些習慣有機會「壞胃」,例如飲用大量或太濃的茶會對胃部造成一定傷害。腸胃肝臟...
1st October, 2023 | In Medical

要活就要動,「最長壽運動」前5名出爐!

想要擁有健康長壽的生活嗎?丹麥一份研究在進行長達25年的追蹤調查後,列出「最能延長壽命」的運動,其中一項竟可延長近10年壽命。想增進健康、延年益壽嗎?不妨開始執行吧。丹麥一項研究針對逾8...
28th September, 2023 | In Fitness

健康知識|這款比肉包、奶皇包熱量還高!包子熱量排行榜出爐

包子是許多人的最愛,尤其中式早餐,經常是一個包子配上一杯豆漿;甚至港式餐廳的包子點心也不少,叉燒包、奶皇包小小一顆,一次可能吞下好幾顆。但是你知道嗎?包子的熱量可不低...
28th September, 2023 | In Nutrition / Infographics / Nutrition

健康知識|碌柚怎麼挑才甜?想要好吃,這過程不能免

每到中秋佳節,家庭必備的應景食物便是月餅及碌柚了!但碌柚品種多,光看外表要如何挑選出果肉香甜多汁的極品呢?且碌柚到底該如何保存?中秋佳節將至,中秋節有著吃碌柚的習俗,台灣碌柚的產季在8月至9月...
27th September, 2023 | In Nutrition / Infographics / Nutrition

健康知識|菇類應列為每日攝取物!常見4種菇營養及挑選重點

要健康就要吃蔬菜!但很多人以為只有綠色蔬菜才是菜,其實菇類也屬於蔬菜的一種,同樣具有低卡高纖維的特性,可幫助腸道健康,又可增強免疫力。但到底新鮮的菇類有什麼特性?挑選...
27th September, 2023 | In Nutrition / Infographics / Nutrition

消委會|真人測試15款枕頭,「這7款」獲評高分推薦!

想擁有一夜好眠,一顆舒適的枕頭絕對是關鍵,不合適的枕頭不只讓人睡不好,還容易造成瞓捩頸,影響整天精神。消委會針對市售15款枕頭進行真人實測,從承托力、耐用度、舒適度進行評分...
27th September, 2023 | In Medical

香港好去處2023|全港最新室內、室外好去處 生日打卡美食推介

週末時要去哪消遣好?以下推介全港的室內、室外好去處,讓你與朋友一起散散心,吃美食打卡或盡情放電探險!港島區香港好去處 2023 1.Jello & Mel...
26th September, 2023 | In INSPIRATION

食譜|坐月想吃甜食?12道甜品滿足你口腹之慾!

歷經漫長的孕程與辛苦產程,媽媽總算能在坐月期間好好休養調理。一般人對坐月飲食的標準較嚴苛,禁忌也多,但其實坐月期間一樣能放心享用甜品,用12道食譜陪你一起坐月吧。坐月...
26th September, 2023 | In Nutrition

健康知識|長期喝礦泉水影響健康?飲用前留意6要點!

礦泉水容易購入、方便飲用與補水,是許多人外出時的飲水選擇,不過購買礦泉水時不僅應留意標示說明,飲用時也有幾點注意事項,以下為你整理說明。【飲用礦泉水要點1】留意水源、水源地購買時...
26th September, 2023 | In Nutrition / Infographics / Nutrition

健康知識|燕麥奶、杏仁奶、豆奶、米奶、椰奶等植物奶,你比較適合哪一種?素奶及牛奶的營養成分列表

燕麥奶、杏仁奶、豆奶、米奶、椰奶等植物奶,近年成為早餐主角,或是配搭咖啡一同做成Latte,蔚為風潮,甚至開始取代牛奶。究竟堅果奶、豆奶、米奶或椰奶等素奶,含有什麼不同的營養成份...
26th September, 2023 | In Nutrition / Infographics / Nutrition

Everwellth Newsletter

With exclusive updates and deal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