濕疹是常見的皮膚病,主要與情緒、飲食、壓力、氣候、體質等因素有關,以中醫觀點來看,濕疹有急性、慢性期,依症狀演變又可分為4種型態,至於如何舒緩改善?文中一次告訴你。
中醫看濕疹:內、外因互相影響而成
中醫觀點認為,濕疹的成因包含內在、外在因素,前者指的是先天體質、臟腑狀態(如:肺、脾臟)等,後者則是飲食、氣候、接觸過敏原等,濕疹便是在兩者相互影響之下而來。舉例來說,若本身有過敏體質,平日又嗜吃油炸、辛辣、生冷等食物,此舉容易傷及脾臟並影響其水分代謝功能,導致水分滯留體內、產生濕熱;要是再遇上濕冷、潮濕氣候,造成風、濕、熱邪侵襲體內,濕疹也就容易發作,臉部、頸部、手掌、手肘、腿部內側等皆是好發部位。
▲手肘內側是濕疹好發部位之一。
4種常見濕疹型態
中醫將濕疹分為急性、慢性期,依症狀演變又可分為以下4種型態:
濕疹症型1:濕熱型
屬於急性期,發作時皮膚出現紅疹、丘疹、水皰,腫脹且搔癢難耐,有時會有較多的滲出液,伴隨心煩、口乾、大便乾硬、舌苔黃等症狀。治療上以清熱利濕為主,輔以祛風止癢,適合用苦參、黃連、黃芩、龍膽草、蛇床子等藥材改善。
濕疹症型2:風熱型
屬於急性期,皮膚有較多的紅斑、丘疹,容易引發全身劇癢,也有較多的鱗屑與結痂,不過腫脹情況較經微,且滲出液也較少,舌苔薄、呈現白或黃色。治療時以祛風清熱為主,使用藥材包含金銀花、荊芥、防風、黃芩、木通等。
濕疹症型3:脾虛濕盛型
屬於慢性期,皮膚出現丘疹、水皰,但顏色偏暗、不如前兩者鮮紅,滲出液不多,搔癢感也較趨緩。患者食量少,容易出現腹脹或腹瀉、疲憊感等情況,且舌頭肥厚、舌苔薄白,是BB、小朋友容易患上的濕疹類型。治療上以健脾利濕為主,白朮、茯苓、黨參、山藥、薏苡仁等皆是適用藥材。
▲脾虛濕盛型是小朋友容易患上的濕疹類型。
濕疹症型4:血虛風燥型
屬於慢性期,由於病程較久,導致皮膚色素沈澱、乾燥且容易脫屑,膚質也粗糙肥厚,會出現陣發性搔癢感。舌頭淡白、舌苔薄,伴隨掉髮、食量不佳、女性經血量少等症狀。養血潤燥為主要治療法,輔以祛風止癢,並搭配當歸、川芎、白芍、赤芍、生地等藥材治療改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