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療保健是一個龐大的市場,特別是香港這個國際城市,EC Healthcare作為擁有40個子品牌的私人醫療集團,如何在競爭激烈的環境當中不斷發展,集團首席策略及投資總監王家琦(Ada Wong)在接受Everwellth專訪時,分析了香港醫療市場的概況,以及EC Healthcare如何成為香港私人醫療界的LVMH(當今世界最大的跨國奢侈綜合企業,管理75個全球知名品牌)。
香港的私營醫療市發展蓬勃,根據香港政府資料顯示,現時私營界別共有13間私家醫院及3700間醫務所及診所,為市民提供各類的醫療服務。EC Healthcare醫療集團由當初一間美容公司,發展成擁有40多個品牌的醫療集團,成功經驗十分值得借鑒。集團的執行董事、首席策略總監及首席投資總監Ada Wong受訪時表示,EC Healthcare是一間「多品牌策略公司」(Multi Brands Strategy Companies),涵蓋了醫生、體檢、醫美等多個領域,經常會被形容為香港醫療界的LVMH。究竟集團的發展道路如何?而Ada又在當中擔任什麼角色?
「醫療是一條合適的賽道」
Ada表示,本身來自地產界,以往是一間房地產信託公司的管理層,而EC Healthcare正是信託公司管理的商場其中一個租客。而去年由地產界轉職醫療保健界,是因為Ada認為,醫療保健是一條正確的賽道。
「醫療保健其實是一條正確的賽道,亦是高增長的領域,可以運用我在地產界的知識,而我對數字也是十分敏感的,我們是想在醫療保健界形成生態系統,不單止是有醫生、體檢、醫美,其實在電訊、科技、保險、地產以至製藥這5個板塊上,亦有不同的合作,希望可以成就更加好的生態系統」,Ada 解釋。
香港醫療界的LVMH
Ada表示,EC Healthcare是一間「多品牌策略公司」(Multi Brands Strategy Companies),因此常被稱為香港醫療界的LVMH 。現時,EC Healthcare旗下有40個子品牌,遍及29個不同的醫療專科,每個品牌有不同的獨立性,去服務不同的領域。Ada認為,EC Healthcare的優勢在於擁有多個不同的平台,可以照顧不同市民的需要。「我們平台之中有很多不同的品牌,病人進來之後,我們可以提供一站式的服務,有什麼不適我們也可以幫助他們,以及不單是頭暈不適。以往我們有一句口號,就是『我是你的美麗管家』,現在不單是美麗,我們也可以做你的『健康管家』,令大家不一定是有病才來看,預防性質也,可以,因為我們也有體檢的服務,體檢之後也有營養師可以跟進」。
疫情下的業務發展
新冠疫情對香港各行各業均構成嚴重打擊,對於醫療市場來說,反而是一個發展的契機。以EC Healthcare為例,在疫情下就發展了遙距醫療(Tele Medicine)的服務,令無法面診的病人,也可以接受診症的服務。
「我想在疫情之下,最大的問題是不可能面對面診斷,因此我們推出了遙距醫療(Tele Med.)的服務。我們可以遙距面診,並在四小時內將藥送給客人,非常方便。以及就算有疫情,有病也要去看醫生,因此我們利用了科技的協助,去克服這個挑戰。」
除了業務發展之外,EC Healthcare亦不忘在疫情下服務社會大眾。疫情下派出了外展團隊為長者打針,至今已打了五千多針,並有很多的醫生及義工幫手,分別到多區去幫忙,並有義工到長者的家中去打針,希望可以提高長者的接種率,並希望盡快協助大家渡過新冠疫情。

如何建立一站式醫療平台?
EC Healthcare的前身DR REBORN於2005年建立,其後透過併購而建立起擁有不同醫療品牌的醫療保健王國,更於2016年上市,至今市值已超過100億港元。「這一方面,我會認為我們的創立者鄧志輝先生(Eddy Tang)是十分之厲害,他是做美容生意的,由05年至16年一路的令集體發揚光大,以Dr Reborn的名義在香港上市,上市之後,他開始令公司再轉型,不斷的購入Healthcare的平台。」
Ada表示,EC Healthcare早年收購NYMG紐約脊醫,就是一個十分成功的例子。「集團首先收購了51%的股份,以集團去協助其增值,再以集體的理念去管治品牌,令品牌增加數倍的生意額,並後再購入餘下的股份。」EC Healthcare其後利用同一模式,收購了不同的醫療品牌,再發展成如今擁有數十個品牌的一站式醫療平台。
獸醫業務的發展
近年,香港寵物市場生長十分蓬勃,EC Healthcare近年亦開始進軍獸醫市場,希望最終可以佔領一定的市場份額。
「我們現在也是剛剛在進軍寵物市場,10%至20%市佔率是我們的目標。我們會慢慢朝著目標去做。而為何我們會選擇寵物市場呢?因為我們看到在新冠疫情期間,寵物市場的增長十分厲害。因此集團在未來,醫療、醫美我們會去做,而寵物市場就是另一個重點。」
未來的發展路向
Ada表示,對於一個醫療集團來說,分散風險一向都十分重要。因此,EC Healthcare雖然在香港十分成功,也涉及很多不同的板塊,下一步當然是想走出香港。無論是在大灣區以至國際上其他的地區,都會去尋找不同的機會:「我們不斷地在擴充當中,例如在去年年底,在太古城開了一個痛症中心,剛剛在馮氏大廈又開了分店,而剛在四月時我們買了獸醫醫院,二月時又買了四個品牌,那裡已經有十二間店鋪,因此我們自己有開鋪,也不斷透過拼購去買入品牌,不斷地去擴充」,Ada在提起EC Healthcare未來的計劃時也充滿信心。
培養下一代的管理人才
EC Healthcare對於培養公司下一代管理人才,也不遺餘力。Ada表示,集團一向都有「管理培訓生」(Management Trainee)的計劃,去不同的部門學習及觀察。「這些年輕人都是『醒目仔、醒目女』,希望可以融匯貫通,加上年輕人的新思維,希望他們在看過各部門及細節之後,可以有新的管理策略。我們也不時有一些新的方案(project)去讓他們去試,如果他們成功,可以愈做愈好,愈做愈大,現在不少部門的主管,都是由管理培訓生升上來的」。另外,對於公司的市場推廣、特別是社交網站的推廣,Ada指出公司的市場推廣團隊非常多人,是公司的重點,指公司每年都投入八位數字的資金,在市場推廣之上,是公司的重點項目。
對年輕人進入醫健行業的意見
由於醫療行業前景廣闊,會吸引不少時下的年輕人入行, Ada認為,要進入醫療行業,也不一定要是醫科的畢業生。「我會認為在醫療行業,除了是醫科學生之外,也有很多不同的機會,有很多的醫療科技,例如『遙距醫療』就是一個非常好的例子。因為我聽到有些年輕人喜歡讀醫,但是由於怕血,最終沒有入醫科,但是就想做醫療。因為現在有很多醫療創新,又或是我剛才說的跨板塊,無論是電訊、醫藥還是房地產,都可以與醫療crossover」。Ada認為,如果年輕人想進入醫療行業,上述的板塊也是一個好例子, 要不然也可以考慮進入EC Healthcare這個平台,或是其他醫療科技領域也可以考慮。
照片提供:EC Healthcare